叁伍伍叁生态科技研究院
站内搜索:
民营经济与三农发展:把握政策机遇,推动创新转型
来源: | 作者:叁伍伍叁生态科技研究院 | 发布时间: 2025-02-20 | 103 次浏览 | 分享到:

  2 月 19 日,我院组织了专题学习讨论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总书记强调 “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会改变”,这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信心。在领会这一精神的过程中,我们清晰地认识到,民营经济与当前社会经济的诸多领域紧密相连,尤其是与城乡融合三级消费生态建设以及三农产业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基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提出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等重大论断。党的十九大将 “两个毫不动摇” 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党的二十大提出 “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 “坚持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 部署了一系列改革举措。这些充分表明,党和国家始终坚定不移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基石坚如磐石。在 2025 这一关键节点,“十四五” 规划收官在即,“十五五” 规划谋篇布局展开,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的持续稳定,为其在新征程中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为其与三农产业及其他领域的融合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民营经济与三级消费生态及三农产业的紧密联系


  (一)科技手段连接民营经济与生态农业


  在当前的经济格局下,民营经济与三级消费生态建设紧密相连。以销售 AI + 大数据平台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手段,成为连接民营经济与生态农业的关键纽带。在生态农业生产环节,民营企业引入 AI + 大数据平台,能够对土壤、气候、作物生长状况等多维度数据进行实时监测与精准分析,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还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契合 “双新” 政策中对设备更新和产品质量提升的要求。这与国家发改委积极推动的 “两重”“双新” 政策相呼应,“两重” 即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和重大生产力布局优化,“双新” 政策中的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民营企业在生态农业领域引入先进技术设备提供了政策支持与资金等方面的可能性,促使民营企业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推动农业生产环节的现代化转型。在销售环节,AI + 大数据平台同样作用显著。民营企业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的购买偏好、消费习惯等信息,精准把握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生产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生态农产品。同时,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新兴销售渠道,结合 AI 智能推荐技术,将生态农产品精准推送给目标消费者,拓宽了销售渠道,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利用智慧农业技术打造的数字农业示范场,通过电商平台和直播带货等方式,不仅提高农产品的销量,还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这一销售模式的创新,与 “双新” 政策中的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契合,通过精准把握消费者需求,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促进消费市场的活跃,也为民营企业在生态农业领域的销售环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二)契合 “双新” 政策,助力农业产业升级


  国家发改委积极推动的 “两重”“双新” 政策,为民营企业在生态农业领域的发展提供了诸多机遇。政府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手段,将鼓励民营企业加大在生态农业技术研发、设备更新、销售渠道拓展等方面的投入。在设备更新方面,“双新” 政策不仅继续支持工业、用能设备、能源电力等常见领域的设备更新,还将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更新换代潜力大的领域纳入补贴范围,这对于民营企业在生态农业生产中引入先进设备,如智能化的灌溉设备、精准施肥设备等提供了直接的政策利好。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虽然主要针对的是终端消费产品,但通过促进消费市场的活跃,间接影响生态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促使民营企业不断优化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三、结合 2025 规划纲要,明确发展方向


  2025 年处于重要的规划衔接期,国家的各项规划纲要对民营经济与三农产业的融合发展有着明确的指引。农业农村部《乡村全面振兴规划 (2024—2027 年)》中提出,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实现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美好生活家园生态计划《2025工作高质量发展纲要》指出,重点推进城乡融合三级消费生态建设中紧贴民生的示范工程,如生态农业数据消费+实体营销平台开发;重点探索环境生态治理的创新项目,打造环保循环产业基地。民营经济在这一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参与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等多个环节,推动乡村产业的现代化发展。例如,在农产品加工、农村环境治理环节,民营企业可以利用 “两重”“双新” 政策中的设备更新支持,引入先进的加工设备,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乡村文旅开发提供优质资源,这既符合规划纲要中对乡村产业升级的要求,也为自身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同时,规划纲要中强调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目标,也需要民营经济的积极参与,通过科技创新、资源整合等方式,为实现这些目标贡献力量。


  四、理事会领导与部委领导调研的重要意义


  近期,理事会领导随同有关部委领导深入华北、中原等地对三农产业发展进行考察调研,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指导意见》,积极探索新农业创新发展模式。此行重点为民营企业在农业发展中推进重点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提升农业生态价值方面,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林下经济等新业态,推动农业产业与二三产业以及促进全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的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实地调研,能够深入了解三农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发现民营企业在参与三农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机遇,为政策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民营企业提供了与政府部门直接沟通的机会,有利于民营企业更好地理解政策导向,把握发展机遇,在政策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三农产业的创新发展中,实现自身与三农产业的协同发展。


  事实证明,民营经济只有抓住与三级消费生态建设、三农产业发展紧密相连的机遇,积极参与相关领域发展。通过创新发展模式,加大在绿色农业、消费市场等领域的投入,才能实现自身健康、高质量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我们相信,在党和国家坚定不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背景下,民营经济必将在新征程中绽放新光彩,助力我国实现经济持续繁荣和社会全面进步,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落实国家各项规划纲要以及响应政策号召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